散热/冷却: 将工艺流体携带的热量传递给环境空气,从而降低工艺流体的温度。
节水: 这是干冷器最显著的优势。它完全不消耗冷却水(不像蒸发式冷却塔需要大量补水),也不产生蒸发损失和飘水损失,更不需要处理排放的废水。适用于水资源匮乏地区或对水耗、水处理有严格限制的场合。
环保: 避免了蒸发冷却塔可能产生的白雾(水蒸气羽流)、水处理化学品排放以及军团菌滋生等问题。
维护相对简单: 系统相对封闭(相对于开式冷却塔),水处理要求较低,主要维护工作是清洁换热器表面和风机维护。
防冻: 在寒冷地区,可以在工艺流体中添加防冻液(如乙二醇),避免冬季冻结问题(这是蒸发冷却塔难以解决的)。
工艺流体保护: 保持工艺流体(如冷却水)的清洁,避免因蒸发浓缩导致的结垢、腐蚀问题加剧。
干冷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强制或自然对流空气与管内流体之间的显热传导和对流换热。过程如下:
热流体流入: 需要冷却的热工艺流体(例如,来自工艺设备或制冷系统冷凝器的热水或热制冷剂)被泵送到干冷器的换热管束内。
空气流动:
强制通风: 这是最常见的形式。安装在干冷器顶部或侧面的轴流风机,强制将环境空气从下往上或水平方向吹过/吸过换热管束外的翅片表面。
自然通风: 主要用于大型电厂(空冷岛)。利用热空气密度低于冷空气的原理,通过高大的通风塔产生自然抽力,使空气流经换热器。风机能耗为零,但建设和空间成本高。
热交换(显热传递):
热流体在管内流动,将热量传递给金属管壁。
管壁再将热量传递给附着在管外的翅片(翅片极大地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散热面积)。
风机驱动的冷空气流经翅片表面,通过对流换热将翅片上的热量带走。在整个过程中,空气的温度升高,但其含湿量(湿度)保持不变(不蒸发水),因此称为“干式”冷却。
冷却流体流出: 经过与空气换热后,温度降低的工艺流体从干冷器出口流出,被送回需要冷却的设备或工艺中继续循环使用。
热空气排出: 吸收了热量的暖空气被风机排入周围大气环境。
优点: 无耗水、环保(无雾、无排放)、维护相对简单、适应寒冷气候(可加防冻液)、工艺流体清洁度保持好。
缺水或水成本高昂的地区。
对环保要求严格,禁止水蒸气排放或废水排放的场所。
数据中心(IT设备冷却)。
工艺冷却(塑料机械、激光切割机、焊接设备、化工反应釜等)。
制冷空调系统的冷凝热排放(替代冷却塔),尤其是在寒冷地区。
热电厂的冷凝器冷却(大型空冷岛)。
中低温热回收系统。
液压油、润滑油冷却。